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守护者”、“传承者”与“践行者”,全面推进宣传教育走深走实,我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系列活动。
第二党总支带领学生开展“追寻红色记忆,走进革命圣地”主题活动。沉浸式让学生们结合纪念馆的展品和历史背景,深入了解党的历史、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党和红色文化的关系等内容,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与老师互动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党总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建筑文化带学生在宁德市屏南县的崇山峻岭四坪村进行研学,在大量古朴的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青瓦白墙,飞檐翘角,木质的门窗雕刻精美,图案栩栩如生,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这里承载着先辈们的生活记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四坪村在建筑形式上,有着多元融合的风格,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在研学中,学生们了解了如何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懂得保护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建筑。10月25日,电气工程系学生第一党支部与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皮肤病防治院门诊党支部联合开展“跟党走、凝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通过探寻走访与文化交融,为今后双方共建合作以及团结努力奠定了基础,更加坚定了跟党走、凝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四党总支于地矿310教室开展“爱国荣校,同心致远”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介绍了革命先辈以及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榜样模范人物,也介绍了数名优秀校友在校及毕业后的先进事迹,帮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紧密联系,鼓励师生爱国爱校,努力奋斗,勇于担当,以前人为鉴,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党总支高年级党员积极响应,开展了“绘梦青春,凝青聚力”系列——新生的五号舍友活动,为大一新生开启了温暖而充实的大学生活之旅,同时也为促进民族融合、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高年级党员深入新生宿舍,与来自不同民族的新生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新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包括对校园周边医院等基础设施资源的了解情况。在交流中,安全意识的传递也成为重要环节。党员们特别提醒新生们注意宿舍安全事项,严禁使用违规电器,强调防火防盗等安全要点。这看似平常的叮嘱,实则蕴含着对每一位同学生命安全的关怀,不分民族,一视同仁。
10月19日,计算机工程系党总支组织带领学生走进中国(马尾)船政文化城,开展以“忆峥嵘岁月,颂盛世华章”为主题的思政实践活动。计算机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及相关辅导员组织89名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皆在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感悟复兴道路上的艰辛与成就。师生们在船政文化的熏陶下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学习船政历史。同学们于展馆中深刻了解船政通过一系列方式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近代工业技术人才。他们精益求精、改革创新的工匠精神和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民族精神引领中国工业近现代化的探索步伐,也成功激励我院计算机工程系学子的爱国情怀和探索欲望。
10月18日,计算机工程系各党支部师生前往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参观交流。师生代表在鼓楼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陈明春及相关部门同志带领下参观了24小时检察法律自助服务驿站、12309检察服务中心、鼓楼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党建领航数字展馆、“初心”影院、公诉人练声亭等场馆。师生们参观了历届检察长陈列展和检察文化长廊,观摩学习了“高质量党建领航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展览。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也进一步推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10月22日,经济管理系党总支在机械北楼304会议室召开了以“民族团结心向党,凝心聚力中国梦”为主题的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经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王德峰、党总支副书记江潇、系团委书记林琦彬、全体辅导员以及2024级的全体少数民族学生和2023、2022级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共同参加座谈会。与会的少数民族同学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来自畲族的蓝胤旭、土家族的覃芙榕、回族的何子馠、壮族的黄小娜、哈尼族的苏雨萌5位同学作为学生代表,与大家分享了各自民族的起源、传统节日、服饰文化等,分享过程中,他们眼里透露出的民族自信与自豪,让在场的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碰撞中的魅力。互动交流环节中,在场的少数民族同学从学习、校园生活、民族习惯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入校以来的感受和收获,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老师们认真倾听,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11月18日,人文艺术系党总支开展了“思政育人一体化”快闪活动——“奏响音乐旋律,舞动思政风采”在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与福州市鼓楼第三实验小学之间精彩上演。这一活动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活动中人文艺术系音乐专业同学们的表演,他们身着少数民族服装,以唱跳结合的方式演绎《美丽中国》。这一表演形式意义非凡,少数民族服装的展示直观地呈现了我国多民族的特色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同学们用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舞姿,将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表达对祖国热爱和赞美的同时,也深刻地传递出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理念,这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诠释。
音乐作为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在活动中,不同民族元素的融合展示,让参与者深刻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性。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在共同参与和欣赏这些节目时,都能在心中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励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信息工程系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信息工程系教师党支部和学生第一党支部于10月17日联合永泰县城南小学,10月26日在学院内面向至诚教职工子女开展“物理科普拉近你我”一同埋下科普的种子,体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信息党总支始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开放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开展“物理科普拉近你我”,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让大小朋友们筑牢同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推进新时代党的工作高质量发展。